案例分析
主人公是一位27岁的大学老师,平日性格较为内向,不大喜欢与人交流。因为职业的原因,他必须面对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许多疑问,渐渐的他变得外向了些。但3个月前,几乎是在一夜之间,他的朋友和同事们突然感到他好像换了个人似的。
表现得兴奋话多、自我感觉良好,和什么人都打招呼,请别人吃饭、乱买东西等。
家人不解的问他,他就说自己需要更加开朗更加的融入社会,所以要更多的交际应酬。见他解释得还算通情合理,家人也就没有多问。可几天后,刘先生变得尤其兴奋,见人就打招呼,称兄道弟,拍胸脯请客买东西,把自己两年的积蓄一股脑花了个精光。
当家人或同事劝阻即大发雷霆,说自己这样的一流学者应该是能挣会花,这点小钱不算什么,自己不久就能够得到某大型外企的青睐,进入其决策层等,言谈举止渐变得轻浮。
当他来到主任的门诊室里还表示自己是顶尖的聪明人,有说不完的话,脑子转得太快,连自己的舌头都跟不上,想要做的事情太多等等,认为自己是一只“陨落在凡间的天鹅”。
东莞医圣堂中医医院精神专科主任表示:刘先生的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做“躁狂症”,是“情感障碍(心境障碍)”的一种临床状态,是以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理障碍。发病时患者表现得轻松愉快,热情乐观,言谈举止深具感染力,症状轻的时候可能不被人视为异常,只有比较亲近的家人和朋友才能够发现患者的“不对劲”。
怎么判断是躁狂症?
躁狂症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,且症状持续至少一周,在心境高扬期,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三项。
1、言语比平时显著增多:
2、联想加快,或观念飘忽,或自感言语跟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:
3、注意力不集中,或者随境转移:
4、自我评价过高,可达妄想程度:
5、自我感觉良好,如感头脑特别灵活,或身体特别健康,或精神特别充沛:
6、睡眠的需要减少,且不感疲乏:
7、活动增多,或精神运动性兴奋:
8、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,不顾后果,或具有冒险性:
9、花钱大手大脚,超过自我承受能力:
为什么会得躁狂症?
长期生活不如意或者一些突发性事件的刺激会诱发躁狂症的产生。如失恋、失业、亲人离世、发生意外等等都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,导致躁狂症的发生。长期生活在压力大、精神紧张、脑力劳动过度等环境下的人,经常受负面情绪的困扰,患躁狂症的可能也远大于常人。
研究发现造成躁狂症的原因是由于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、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引起。如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、中枢5一羟色胺能系统功能异常、多种胺代谢障碍假说、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等。治疗躁狂症而我们需要通过先进仪器(CNS脑神经检测)发现脑神经介质的异常情况,从而找出受损神经元,针对性医治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东莞便民网看到的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