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了多种方法还没从根本解决,
到底是为什么?
原因在于:没找到问题根源!!!
只要找到问题根源,并疗愈根源,抑郁就能彻底治好。
光之源教育张超老师:【一对一挖根疗愈】,可以帮到你。
5年来,张超老师做过3000多“一对一挖根疗愈”,疗愈好的案例有:失眠、抑郁、焦虑、强迫、不孕不育、子宫肌瘤等。
挖根疗愈技术,由光之源教育的张超老师结合古今中外多门疗愈相融合,结合多年来的数千例疗愈案例,研发出的生命疗愈技术,最大优点是:能找到问题根源!!!
人生中所有的问题都是有根源的,有前因后果,造成问题的最初根源,就是:根源印迹。大部分人的根源印迹是在童年。
印迹:印刻在灵魂上的痕迹。当人处于弱意识状态时,通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五感,吸收到的信息,会使人产生印迹。
它是: 一件事、一句话、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。表现为:偏差、错乱、误解、不完整体验。
挖根疗愈,是个案者的自我疗愈
在挖根疗愈过程中,个案者一直处于清醒、放松、有意识的状态。疗愈师只是个引导者,语言中立,没有主观臆断,不建立权威,所有的疗愈动作及情绪释放,都是个案者自己做的,所以,挖根疗愈,是个案者自己疗愈了自己。挖根疗愈,让个案者拿回自己力量,掌控自己的人生。疗愈过程中,个案者清楚自己的问题现状,也知道了问题根源,体验了被疗愈过程,也就把自己人生的前因后果看透了,使TA增长了智慧,会把未来的人生活得更好。
广东光之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
一次疗愈,可解决多个问题
挖根疗愈时,通常,先从一个问题开始找到根源印迹。大量的挖根疗愈案例发现,很多人的多个问题,其实是同一个问题根源。比如,情感问题持续久了,同时也产生健康问题,甚至多处健康问题。所以,在挖根疗愈中,当把一个问题的根源印迹疗愈了,其他的问题也就同时被疗愈了。所以,大部分挖根疗愈时,一次可以解决多个问题。
文章案例
我听过一个笑话。
一个男人去看医生,说他很抑郁,人生看起来很无情、很残酷,说他在这个充满威胁的世界上觉得很孤独。医生说疗法很简单,“伟大的小丑帕格里亚齐来了,去看他的表演吧。他能让你振作起来的。”那男人突然大哭,“但是医生”,他说,“我就是帕格里亚齐”。
这个故事有个现实的版本。
美国著名喜剧演员罗宾•威廉姆斯因抑郁而自杀身亡。他的热门电影《死亡诗社》以及《心灵捕手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。他是如此多才多艺,幽默有趣,以至于大多数人很难想象他会伤心,更不用说看出他的抑郁了。
这是一个悲剧性的警示:外表可能是欺骗性的,抑郁症甚至可以隐藏在幽默的面具下。
你怎么能预先看出一边作曲写歌录唱片,一边出席慈善活动的张国荣,会从24楼一跃而下?
你怎么能发现,那个不管遇到什么事总是温柔平和,礼貌体贴的女同事,其实她无论看见什么,都会迅速辨别能否用于伤害自己?
这些故事并不是最具戏剧性的例子。抑郁,完全可以隐藏无声,让你识别不出来。甚至即使你知道抑郁症是什么样子,你也可能会毫无觉察。
有位国外的临床心理学家讲过自己的亲身经历:
“我的主要工作是治疗抑郁症病人,所以我很了解抑郁症的症状。然而,当我自己几年前逐渐陷入抑郁状态时,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那时候我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症状,包括觉得自己是个“失败者”的消极想法。事后回想起来,那显然是抑郁症病人的思考方式,但当时我相信的那只是自我厌恶的想法而已。”(Seth J. Gillihan Ph.D.,2017)
你可能会说这位临床心理学家是个没有自我觉察能力的“砖家”。但是在临床实践经历中,我看过许多人在抑郁症的初期,确实不知道自己生病了,即便是我那位背熟了抑郁症诊断标准的实习医生同事。
我写下这些例子,是想告诉你,一个人有没有抑郁症,很难看出来。尤其是那些擅长“坚强地坚持下去”的人,即便最亲密的人也看不出他们的抑郁。家人密友可能只是觉得他们状态不佳,但是往往会归结于其他原因,而不会想到抑郁症。
二
很难识别一个人是不是有抑郁症,有以下几个原因:
1. 抑郁症会因人而异
两个都有抑郁症的人,可能没有任何相同的症状。
例如,张三可能会感到非常悲伤,吃不下睡不着,难以集中注意力,痛苦得想要自杀。而李四并没有觉得悲伤,但他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;每天睡12个小时,仍然感觉很疲惫,觉得身体的反应也变慢了;感觉自己毫无价值。
尽管这两个例子不同,但它们都是重度抑郁的症状。
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。有人完全不能工作了,有人仍然能够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,有人甚至偶尔也有开心的时候。
一句话: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,抑郁的人各有各的不同。
2. 抑郁症是一个逐渐积累变化的过程
抑郁症每一种症状的发展,都可能像头发生长一样缓慢,每天甚至每周都没有明显的变化。就像每天照镜子一样,你很难发现自己或者别人在情绪、精力等方面的细微变化。要等到累积的变化很明显时,才会发现那个人好像完全变成了另一人。
3.抑郁症的各种症状往往不是同时出现的
都说成年人的崩溃是静悄悄的,抑郁症的开始也是静悄悄的——先是这里出现一个症状,然后那里出现一个症状。刚开始他/她可能只是没有以前那么精力充沛了,然后几周后发现他/她好像心情不大好。所以你可能想不到这两种表现是有联系的,更加想不到它们都跟抑郁症有关系。
4. 有时他们的变化似乎有“可以理解”的原因
当人们面临疾病、离婚或失业等重大挑战时,会感觉很糟糕。这个时候,即便他/她情绪明显低落,好像也是人之常情,可以理解,没什么好奇怪的。所以我们不会把他/她的反应当作抑郁。然而,你不知道的是:重大丧失就是抑郁症的一个最明显的风险因素和可靠的预测因素,因为那个人失去了可靠的收入、婚姻和心理支持的来源。
5. 有时抑郁似乎没有明显的“理由”
另一方面,我们的情绪会毫无缘由地崩溃。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有抑郁症的遗传倾向,或者我们对季节变化很敏感。也可能是生活中有一些变化让我们情绪低落,但我们无法把这些变化与情绪联系起来。
例如,我曾经接手过一个危机干预的案例,一位工作能力突出的工程师升迁为分公司的领导,大家都认为他会很高兴,他却在升职一个月后的清晨,从分公司厂房顶上跳下来。
原来,他在新的管理岗位感受到巨大的工作压力,还有离开了原来合作团队的深刻孤独和失落。可是,在他自杀之前,我们不太可能想到一个理应春风得意的人会有陷入抑郁的“理由”。
正因为抑郁症有时候没有明显的诱因,所以我们不太可能预先想到某人可能会抑郁。
6. 有些症状看起来来不像抑郁症
人们往往以为有抑郁症的人就像林黛玉一样整天以泪洗面。其实抑郁症并不一定就表现为悲伤。许多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状态似乎没有明显的变化,反而是“没有感觉”、“没有情绪”,麻木或者空虚,或者只是对过去喜欢的东西失去了兴趣。
尤其在中国,抑郁症更容易表现为身体症状:感觉很累但是睡不着,没有精力,头痛或者肌肉酸痛。过去医生会把他们诊断为“神经衰弱”,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种没有情绪特征的抑郁症。
7. 我们不想看见“抑郁”
尽管当代社会对抑郁症有越来越多的理解,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对抑郁症的“污名化”。
你会承认自己或家人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,但你可能不敢承认自己或者家人有抑郁症。也许是因为我们觉得有抑郁症是一件丢脸的事情,是一种“弱点”或者“失败”;也许是因为我们害怕有抑郁症会被人看成 “心理太脆弱”和“精神不正常”。所以我们可能会更加愿意相信:他/她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睡不好,睡不好是因为压力大,休息休息就好了。
三
既然识别一个人是不是有抑郁症,是如此的艰难,那么我们对此是否彻底地无能为力呢?幸好有一些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能怎么帮助身边的人。
例如,你可以:
1、识别并了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;
2、了解对疑似抑郁的人的帮助策略。
抑郁症的风险因素包括(但不限于)以下几个:
1)重大丧失。包括丧亲,离婚,失恋,重要人际关系的破裂,失业,重大经济损失,或严重躯体疾病等。
2)在生活中经历慢性应激,例如经济拮据,长期的婚姻问题,遭受家庭暴力等。
3)生命早期的重大逆境,例如与父母分离,被父母忽视,遭受虐待等。
4)滥用酒精或者药物。
5)具有消极的思维方式,对自己、世界和未来的看法都是消极的。例如忽视好的事件和夸大负性事件。
6)女性在青春期、月经前期、产后期、和停经期等激素水平变化时期。
家人和朋友如何帮助一个可能有抑郁风险的人:
一旦你开始想“怎么识别一个人是不是有抑郁症?以及抑郁的程度?”这样的问题,就说明你可能已经觉得某个人似乎有点不对劲了,你已经在为他/她感到担心或者焦虑了。与其想着怎么判断他/她有没有抑郁症,不如做一些确实有帮助的事情:
1)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他/她得到适当的诊断和治疗。可能你需要替他们预约并陪同他们去看医生。鼓励亲人留在治疗中是有帮助的。
2) 另一个重要的事情是给予情感支持。例如理解,耐心,关注和鼓励。认真对待他/她,和他/她谈话并仔细倾听。认可他/她的感受但是不要加以评判,安慰他/她事情会好转。千万不要忽视有关自杀的言论,因为大多数实施自杀的人都会在自杀前与家人朋友交流自杀意图。
无论我们怎么与抑郁作斗争,重要的是我们愿意寻求帮助。如果受苦的人是你,请你告诉自己:这不是你的错,你只是生病了,你需要专业的帮助。如果受苦的人是你的家人朋友,请陪同他/她去治疗,并且继续跟进和表达你的关心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东莞便民网看到的,谢谢!